(1)化工业务:公司本部运用联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等化工产品。联碱法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与此对应,本行业的上市公司如山东海化000822)、三友化工600409)等从事氨碱法制碱,远兴能源000683)从事天然碱生产。 公司实际可年产纯碱近110万吨,氯化铵是联碱法制造纯碱时的共生产品,每生产1吨纯碱同时产生1吨氯化铵。公司自备线万吨/年,用于生产联碱法工艺所需的盐。 公司联碱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是盐及合成氨,能源消耗主要是煤炭和电力。本报告期内公司租赁控股股东湖北双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盐矿采矿权自行生产原材料盐,2022年7月11日公司披露了《关于购买控股股东所持盐矿采矿权的关联交易公告》(公告编号2022-056),目前公司已取得盐矿采矿权。公司以市场价外部采购合成氨。公司生产所需煤和电力进行市场化外部采购。 公司主导产品纯碱是基础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游重要用户有玻璃制造、洗涤剂合成、无机盐制造、冶金、食品制造等行业;氯化铵是氮肥的一种,在工业领域也可用于电池、电镀等领域。 影响公司业绩的外部因素主要是纯碱行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国内连云港碱业于2021年四季度停产实施搬迁改造影响了2022年上半年国内纯碱的供给。需求端,纯碱的下游用于玻璃生产占比较大,因此与房地产和汽车行业联系密切。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弱势影响玻璃和纯碱需求,但另一方面光伏玻璃、碳酸锂的增长拉动纯碱需求。加之原材料价格高位对纯碱产品销价提供支撑,本报告期公司纯碱产品的销售行情好。 公司氯化铵产品主要用作肥料使用。受国际政治环境和全球粮食供应紧张影响,2022年上半年国内化肥行情景气度高,公司氯化铵产品的销售旺盛。 从内部来讲,公司产品属于基础化工产品、各厂家产品性能差异不大,销价控制和生产成本控制是公司化工业务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销价一方面跟公司开发优质客户有关,也跟同行和下游产业布局、化工行业周期性波动密切相关;生产成本控制除受原材料价格影响之外,与不同厂家之间设备配置不同、生产控制能力差异有关。 (2)其他业务:子公司武汉宜富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从事贸易业务,业务规模较小。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 1.资源优势:2022年7月份公司购买控股股东湖北双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的盐厂水采矿区采矿权,且已取得采矿权证,该矿储量规模大,原盐品位高,公司购买后能为纯碱生产提供了优质充足的资源保障。但在报告期内公司仍是租赁控股股东湖北双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盐矿采矿权自行生产原材料盐。 2.品牌优势:公司产品“红双环”牌纯碱和“红双圈”牌氯化铵均为“湖北名牌产品”,在国际国内享有良好声誉和稳定客户群体,2021年双环科技被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3.市场优势:纯碱和氯化铵产品价格不高,不适合长途运输,具有一定的销售半径,公司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双环公司地处九省通衢区域,公司配有铁路专用线,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均具有物流成本优势。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安全风险:化工企业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过程涉及高温高压,以及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 公司根据化工企业的特点,一是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考核,严禁违章操作。二是落实各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倡导“我分管我负责、我操作我负责、我出问题我担责”的责任意识,对生产装置现场实施“网格化”管理,确保生产、检修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可控状态。三是进一步提升装置本质安全水平,适时采用新设备新工艺,从技术上确保安全生产。 2.环保风险:作为化工企业,节能减排任务比较重,随着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力度日益加强,环保标准也会更加严格。 公司会保障环保方面投入,加强公司全体员工环保意识,加强规章制度建立和执行,加强对环保工作考核。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升级,努力减少“三废”排放量,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提高企业效益。 3.行业风险:纯碱、氯化铵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 需求方面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压缩纯碱需求,而光伏玻璃扩产扩大纯碱需求,两方面影响的综合效果需持续跟踪观察。供给方面,随着安全环保压力加大,纯碱行业落后产能以及小装置和排放高的装置陆续退出,但同时是国内天然碱产能存在较明确的增长预期,我们预计纯碱行业的竞争长期存在。 公司应对措施主要包括:积极推进应城宏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合成氨升级改造项目并及时收购该项目的股权,对内挖掘潜力创效。对内挖掘潜力包括生产环节继续强化管理、技术攻关降低物料和动力消耗;采购环节通过议价、招标等降低公司原材料、辅料的采购成本;物流环节降价创效;严格控制公司差旅费、招待费、维修费等创效。 创新疫苗龙头创新低,盈利下滑超九成!业绩环比下滑名单出炉,银行巨头罕见下挫,北上资金+融资客同时出逃10股 欧洲能源持续紧张叠加政策补贴刺激 空气源热泵需求强劲 相关公司将受益于行业出口红利(附概念股)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1.73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一般。 股东人数变化:半年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2-03-31)减少8772户,幅度-23.16% |